村网通总站 新村社区 xincunshequ.nync.com 欢迎您!
乌峰山位于云南省镇雄县城正北2公里,旧名乌通山,海拔2181米,是镇雄的象征和居民心中的图腾。无论你走在山城镇雄城的大街小巷子,只要是视野相对开阔的方位,抬头望北就可视乌峰山的雄姿。六七个山峰像抛物线般的起伏不定均匀的分布在主峰两侧,无时无刻凸显着主峰的威严。
镇雄城区
七月四号天空晴朗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漂浮着,这是来到镇雄一个月来阴雨连绵后的第一个好天气。按耐不住内心对美景的骚动,一人徒步朝向乌峰山走去。但我并没有直接朝向乌峰山走去,而是从左侧不着边际的溜达游走,只有这样在到达乌峰山脚的这段路程中,可以近距离的欣赏到滇东北淳朴的农作场景。走在路上不但浏览到了居民新居的现代,新盖住房都已经是水泥钢筋结构,虽然方正漂亮却丧失了云南特色,与北方民居基本没有差别了。偶尔还可以见到茅草土房,但已经无人居住外加年久失修,早已经破败不堪房顶生出了许多茅草。或许正因为茅草的生长,蓝蓝天空飘飘着洁白的云朵,才会让人构思着乌峰山原始居民的淳朴无忧生活。
遥望乌峰山
当一步步走进乌峰山到达山脚之时,惊喜的见到两个背箩筐的小姑娘也在朝大山进发,望着他们脸挂灿烂用弱小的身躯背着大大的箩筐,内心难免一阵喜悦的悸动。相对她们北方的孩子没有风吹日晒的生活是幸运的,却难免失去了真正童年快乐的韵味。跟随着箩筐小姑娘的脚步,我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上顺利的到达了山腰处。在山腰处已经可以俯视整个镇雄城的全貌了,但我并没有被城区全景而吸引,吸引我的是山腰绿绿草地上两头悠闲吃草的黄牛。午后阳光静静的散落在这片大地,黄牛的主人静静的坐在土岗上守着一份希望,这样的生活与场景是我的最爱。草地边缘静静的矗立着两座石砌坟墓,它们背靠乌峰山面朝整个城区,所在位置视野开阔是极佳的。这是当地的丧葬风俗,他们讲究风水都把先辈们葬在高处开阔处;而且并不直接入土,只在地面上石砌出坟墓。坟墓前都会立碑,家境好的还会在墓前开拓出一片空地,砌出来石桌石凳。石桌石凳更加寄托出来了后人对先辈们的思念,我想在后人来祭奠先辈们的时候,会长长时间坐在石凳上与亲人诉说思念的。
山下的田野
山腰以下区域都基本被开发耕作,山林存留在山腰以上;这或许是我们人类的贪婪,一步步的逼着翠绿山林向山峰萎缩。从山腰再向前走就没有道路了,只有牲畜在山林中踏出来的泥泞痕迹,幸好有放牛老者在,询问了他可以上主峰的曲道便精神百倍的继续前行了。乌峰山的主峰在一步步的靠近,喜悦的内心也在颤抖着,毕竟这是一段陌生的路途,没有任何防护的我穿着拖鞋与短裤,一旦遇到蛇出没就麻烦了,但毕竟已经出发,挑战山顶的诱惑还是战胜了恐惧让脚步一直向前踏着。常言到险处风景美,从山腰上来再没有遇到行人,但一路上见到了漂亮的红刺花、诱人的蘑菇、翠绿的藓苔、异形的古树等。
茅草房
将近主峰山顶的百米路径是最艰辛的,靠近山顶已经基本没有人活动的足迹,林道斜度将近80度,走在湿漉漉的林道上已经无法前进了。自己只好开始手脚并用趴伏前进,并不时的依靠树藤前进,脚下的风化碎石块随着前进的脚步不断的滑落下去。落石的声音还像是战鼓的敲动,不断击打着我心中要征服乌峰山的欲望。
当我攀爬到2181米的主峰时首先的感觉是惊讶,因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房屋废墟,废墟周角立着四个水泥柱子(这当我下山后才了解到的是,山顶原来是一座电视台信号转播站,因挖煤滑坡山体松动迁移走了)。其实当了解真相后还是很惊讶人的巨大创造力,建筑材料运到高高的山顶确实更艰辛的。也痛恨人的贪婪为了利益无节制的采挖煤炭,毁了乌峰山的原貌、毁了乌峰山的美丽。
山顶是一片大约50平方的平地,四周都是草木树林,也只有站在转播站废墟上才可以俯视周边的。爬上废墟眺望远方是最激动的时刻,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,一座座山峰连绵到天际边,惊叹的张开双臂用喊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。俯视整座镇雄城就感觉是在观察一个蚂蚁巢,整个城区的布局类似于一片枫叶;想想就是在这一片枫叶上世代生息着千千万万的滇东北人民,突感悟人真的是很渺小,在大自然面前真是一粒尘埃。之后拨通电话给媳妇打了个电话,向她分享了自己征服顶峰的喜悦和对她的想念。
夕阳西下映射出了整个顶峰的影子,它就像一张毯子铺在了东边的侧峰山,整个影子类似于一个锥子一样指向东方。随着夕阳的逐渐落山,才感觉自己要准备下山了,当拖着酸痛的腿脚回到城区天早已黑了。而一身的疲惫更加衬托出了渴望征服、渴望精彩、渴望探索自然的内心。
云朵飘飘
乌峰山位于云南省镇雄县城正北2公里,旧名乌通山,海拔2181米,是镇雄的象征和居民心中的图腾。无论你走在山城镇雄城的大街小巷子,只要是视野相对开阔的方位,抬头望北就可视乌峰山的雄姿。六七个山峰像抛物线般的起伏不定均匀的分布在主峰两侧,无时无刻凸显着主峰的威严。
七月四号天空晴朗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漂浮着,这是来到镇雄一个月来阴雨连绵后的第一个好天气。按耐不住内心对美景的骚动,一人徒步朝向乌峰山走去。但我并没有直接朝向乌峰山走去,而是从左侧不着边际的溜达游走,只有这样在到达乌峰山脚的这段路程中,可以近距离的欣赏到滇东北淳朴的农作场景。走在路上不但浏览到了居民新居的现代,新盖住房都已经是水泥钢筋结构,虽然方正漂亮却丧失了云南特色,与北方民居基本没有差别了。偶尔还可以见到茅草土房,但已经无人居住外加年久失修,早已经破败不堪房顶生出了许多茅草。或许正因为茅草的生长,蓝蓝天空飘飘着洁白的云朵,才会让人构思着乌峰山原始居民的淳朴无忧生活。
当一步步走进乌峰山到达山脚之时,惊喜的见到两个背箩筐的小姑娘也在朝大山进发,望着他们脸挂灿烂用弱小的身躯背着大大的箩筐,内心难免一阵喜悦的悸动。相对她们北方的孩子没有风吹日晒的生活是幸运的,却难免失去了真正童年快乐的韵味。跟随着箩筐小姑娘的脚步,我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上顺利的到达了山腰处。在山腰处已经可以俯视整个镇雄城的全貌了,但我并没有被城区全景而吸引,吸引我的是山腰绿绿草地上两头悠闲吃草的黄牛。午后阳光静静的散落在这片大地,黄牛的主人静静的坐在土岗上守着一份希望,这样的生活与场景是我的最爱。草地边缘静静的矗立着两座石砌坟墓,它们背靠乌峰山面朝整个城区,所在位置视野开阔是极佳的。这是当地的丧葬风俗,他们讲究风水都把先辈们葬在高处开阔处;而且并不直接入土,只在地面上石砌出坟墓。坟墓前都会立碑,家境好的还会在墓前开拓出一片空地,砌出来石桌石凳。石桌石凳更加寄托出来了后人对先辈们的思念,我想在后人来祭奠先辈们的时候,会长长时间坐在石凳上与亲人诉说思念的。
山腰以下区域都基本被开发耕作,山林存留在山腰以上;这或许是我们人类的贪婪,一步步的逼着翠绿山林向山峰萎缩。从山腰再向前走就没有道路了,只有牲畜在山林中踏出来的泥泞痕迹,幸好有放牛老者在,询问了他可以上主峰的曲道便精神百倍的继续前行了。乌峰山的主峰在一步步的靠近,喜悦的内心也在颤抖着,毕竟这是一段陌生的路途,没有任何防护的我穿着拖鞋与短裤,一旦遇到蛇出没就麻烦了,但毕竟已经出发,挑战山顶的诱惑还是战胜了恐惧让脚步一直向前踏着。常言到险处风景美,从山腰上来再没有遇到行人,但一路上见到了漂亮的红刺花、诱人的蘑菇、翠绿的藓苔、异形的古树等。
将近主峰山顶的百米路径是最艰辛的,靠近山顶已经基本没有人活动的足迹,林道斜度将近80度,走在湿漉漉的林道上已经无法前进了。自己只好开始手脚并用趴伏前进,并不时的依靠树藤前进,脚下的风化碎石块随着前进的脚步不断的滑落下去。落石的声音还像是战鼓的敲动,不断击打着我心中要征服乌峰山的欲望。
当我攀爬到2181米的主峰时首先的感觉是惊讶,因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房屋废墟,废墟周角立着四个水泥柱子(这当我下山后才了解到的是,山顶原来是一座电视台信号转播站,因挖煤滑坡山体松动迁移走了)。其实当了解真相后还是很惊讶人的巨大创造力,建筑材料运到高高的山顶确实更艰辛的。也痛恨人的贪婪为了利益无节制的采挖煤炭,毁了乌峰山的原貌、毁了乌峰山的美丽。
山顶是一片大约50平方的平地,四周都是草木树林,也只有站在转播站废墟上才可以俯视周边的。爬上废墟眺望远方是最激动的时刻,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,一座座山峰连绵到天际边,惊叹的张开双臂用喊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。俯视整座镇雄城就感觉是在观察一个蚂蚁巢,整个城区的布局类似于一片枫叶;想想就是在这一片枫叶上世代生息着千千万万的滇东北人民,突感悟人真的是很渺小,在大自然面前真是一粒尘埃。之后拨通电话给媳妇打了个电话,向她分享了自己征服顶峰的喜悦和对她的想念。
夕阳西下映射出了整个顶峰的影子,它就像一张毯子铺在了东边的侧峰山,整个影子类似于一个锥子一样指向东方。随着夕阳的逐渐落山,才感觉自己要准备下山了,当拖着酸痛的腿脚回到城区天早已黑了。而一身的疲惫更加衬托出了渴望征服、渴望精彩、渴望探索自然的内心。
野生蘑菇
山顶电视塔遗柱
顶峰的影子
无边的天际